1、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提高自動化程度是包裝機械發(fā)展最重要的趨勢。在美國,包裝機械的品種和產量均居世界之首,其十分重視包裝機械與計算機緊密結合,實現機電一體化控制,將自動化操作程序、數據收集系統(tǒng)、自動檢驗系統(tǒng)更多應用于包裝機械中;在日本,則擅長于微電子技術用以控制包裝機械,有效地促進了無人操作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如包裝材料的厚度及材質變化不易被人眼所識別,采用由電腦控制的攝像機和探測器來分辨包裝材料厚度及材質的變化并在顯示屏上顯示,同時機器根據分辨后材料的變化改變有關參數及轉數,保證在最優(yōu)狀態(tài)下工作;在德國,計量、制造和技術性能等方面均居世界領先地位,也非常重視提高自動化程度。幾年前,德國包裝機械系統(tǒng)設計時,自動化技術在整個系統(tǒng)操作及運行中還只占30%,現已達到50%以上。
2、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美、日、德、意作為世界四大包裝機械強國,均十分重視市場及用戶需求,把提高生產率作為設計追求的重要指標。
提高生產率的前提是保證生產的可靠性,若可靠性不高反而會使生產效率降低;機器轉速提高還會對元件的材質可靠性、性能及壽命產生相關的影響,包裝機械上應設置為維修服務的故障分析系統(tǒng),即進行模態(tài)分析尋找故障,或通過inter網進行遠程診斷,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今后包裝機械還將進一步智能化,即設備自己尋找故障,自己解決故障,降低了廢品率及故障率,就能有效地保障生產率的提高。
此外,包裝機械強國十分注重提高包裝機械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首先是制定了產品可靠性標準和加工規(guī)范,在生產中嚴格把關,并且抓好機、電、氣、液等配套基礎件的加工質量。包裝機械的可靠性是產品質量和產品壽命的一項重要指標,基礎元件的可靠性和質量是整機可靠性和質量的重要保障。
3、適應產品變化,具有柔性及靈活性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也越來越短,如化妝品生產,三年一變,甚至一個季度一變,生產量又都很大,因此要求包裝機械具有好的柔性和靈活性,使包裝機械的壽命遠大于產品的壽命周期,這樣才能符合經濟性要求。為適應包裝產品品種和包裝類型的變化,設計既能包裝單個產品,也能適應不同批量產品的包裝機械。整臺設備采用單元組成,換用一個或幾個單元,即可食適應產品變化。例如,糖果包裝機,在一個共同基礎上,組合不同的單元,有3個進料口,4種不同的折疊包裝形式,這樣1臺機器就可同時包裝8-10種不同的糖果,從而使設備具有好的柔性和靈活性。
4、注重成套性和配套性
包裝機械設備的成套性和配套性關系到包裝機械的功能能否全部發(fā)揮,只重視主機生產,而不考慮配套設備的完整,將使包裝機械應有的功能不能發(fā)揮出來。因此,開發(fā)配套設備,使主機的功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是提高設備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性至關重要的因素。
德國的包裝機械設計,重視用戶要求,為生產企業(yè)提供全面考慮結構性及經濟性的完整系統(tǒng)方案,并用計算機仿真技術演示給用戶看,征求意見后再進行修改,在為用戶提供生產自動化線或生產流水線設備時,注重成套設備完整性,無論是高技術附加值還是較簡單的設備,都按配套性要求提供。
5、廣泛采用先進的設計方法和技術
世界包裝機械強國為適應市場不斷變化,廣泛采用了先進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術,如可靠性設計、工業(yè)造型設計、并行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仿真設計技術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